第552章 扩张时代来临(第三更)-《赵宁岳飞》
第(2/3)页
如果赵匡胤能多活一段时间,燕云收复的概率是很大的。
不过,大宋不能收回交趾,就真的与体制有关了。
也就是范宗尹和赵鼎所说的藩镇。
在古代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朝廷想要扩大帝国版图,就必须施行藩镇制,或者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的体制。
例如大唐,各地设立藩镇,藩镇权力极重,又设立都护府,都护府也权力极重。
但是大宋朝,司法权、财政权、募兵权、人事权,几乎全部在朝廷。
大唐的藩镇是可以决定地方军事长官的,大唐的财政收入有一部分是留在地方的。
而大宋朝,一个知县的任命都必须经过东府,财政除了地方官僚的工资,其余一律上缴到东京。
这样“强干弱枝”的国策,是不可能使地方强大的。
它维持了稳定,却不能维持遥远地区的疆域。
所以说,若不是赵光义,大宋能收回燕云并很好地管理燕云。
但如果不开设藩镇,大宋不可能收复交趾。
赵宁说道:“这个范宗尹,应该提到吏部侍郎,此人对事务的观察颇为犀利,有识人辨事之才。”
“陛下有理,而且此人刚正直言,臣会去安排。”
“你觉得派遣谁征讨交趾?”
“臣觉得,派遣吴玠之弟吴璘最为合适。”
“为何?”
“吴璘与吴玠感情甚笃,他兄长在河东,派他去打交趾,打完后他必然会回来,不会拥兵自重,且他是北方人,到时再设立都护府,以文臣辖制,譬如藩镇。”
确实譬如藩镇,但却是弱化版的藩镇,至少不会立刻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
“吴璘在陕西,岂不是要从陕西抽调人手?”
赵鼎说道:“只需抽调五百即可,这五百人并非战争主力,只是在广南西路训练军士,主力还是交给两广本地人,这样士兵们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好,就按照你说的去办。”
接下来,赵宁给张浚写了一封信,相当于是要人的信。
与此同时,召吴璘回东京。
这事行动得非常快。
大宋朝的海洋战略,是西夏不知道的,金国更不知道。
十月初七,占城王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