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二 贵霜国似乎有很多黄金?-《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3)页

    看看这个国家有什么可以学习的技术。

    这也是郭鹏交代的,看看贵霜国有没有什么可以用在魏帝国身上的、魏帝国本身还没有的技术。

    现在看来,铸币技术就很有搞头。

    可惜在魏国国内黄金没有一般流通,流通的是铜钱,法定货币只是铜钱而已。

    金银等贵重金属虽然也有一定意义上货币的职能,但是基本上只出现于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之中,亦或是上层社会的利益交换,数量不多,次数也少。

    他们的联合商队还是为了方便大宗交易,郭鹏才拿出了不少黄金给他们。

    确实少,不够,完全不够流通之用,要是用黄金和白银流通,通货紧缩分分钟就能要了魏帝国的命。

    不过这样说起来,贵霜国似乎有很多黄金?

    没有足够的黄金储量是不能流通这样的铸造金币的,这一点,马远还是明白的。

    贵霜国内要是没有充足的黄金白银和铜,不可能放任金币银币和铜币在经济领域内流通。

    魏帝国就没办法用黄金和白银来流通,因为黄金白银的储量不够,搞不起,真要让白银流通到货币领域还要到明帝国时期。

    随着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之后资本原始积累发展到高峰期,数百年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之后大量美洲白银和黄金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商业行为输入了明帝国。

    然后明帝国才有足够的白银搞银本位,让白银进入经济流通领域。

    在此之前,还真的办不到。

    连铜钱的流通都有点紧巴巴,郭某人还为此把数以亿计的董卓小钱都给重新熔了铸钱。

    郭某人曾经产生过用铜铸炮来发展火药武器的想法,后来算了算自己掌握的铜的储量,还有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最后果断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魏帝国国内缺少贵重金属,连铜的储量都不是那么足够。

    随着经济发展,魏帝国对铜钱的需求进一步上升,东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郭某人为了避免通货紧缩而设立的。

    他需要专业团队专业团队按照他的意志高效而准确的开矿。

    经济发展的那么好,要是到时候因为流通货币不足搞出通货紧缩那就有趣了。

    这些事情马远都知道,郭鹏和他们开会的时候都说过,所以马远清楚郭鹏对金银铜的渴望。

    郭某人是真的非常渴望大量的金银铜等贵重金属。

    马远还知道从前,西汉时代中国曾经大量使用过黄金,当时的黄金似乎真的很多,不过后来这些黄金都不见了。

    马远曾经为之感到疑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