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高压输电 搞电子管-《改变》


    第(2/3)页

    “好啊!太好了。我学会游泳就可以下河里捉鱼了。”小虎高兴的说,又过来拉着张知木的手,好像怕张知木又变卦了。

    张知木说:“你就在这里玩儿,一会我找人谈工作,不许打扰我们。或者你可以出去和姑姑们玩。”

    “好我不出声。”小虎答应道。

    张知木让杨玉琳派人去把李迪和扬昌找了过来。

    李迪这一阵儿,主要精力用在搞发电上了。

    刚坐稳,李迪就说:“张总,你不找我来我也要找你呢。我们的电厂还是换一个地方吧,山洞那边安全是安全,可是那边既有粮仓又有军营,我们建电厂,不但发电厂房需要场地,堆放煤炭晾水池子也需要场地。那边实在是太挤了。”

    张知木说:“说说你的建议。”

    “我想这样,你看行不行?我们不是正在修铁路吗?冶场和我们窑岗马上就要修铁路了,那就是说煤炭到了窑岗这边再运到冶场那边就困难不大了。我们不如就把大电厂都建在也那边,我们可以通过高压输电的办法,再把电送到窑岗来。这样窑岗这边的既能少占地方,又能减少污染。特别是冶场那边好像是有多少电都不够用,已经给他们上了几天小发电机,可是还不够用。不如我们就下决心直接建大发电厂,以后我们的大发电机,还可以并网发电。”李迪看来是经过全面考虑才说的这个建议。

    张知木最愿意看到的是他们能动脑子思考问题,问:“变压器的问题解决了吗?”

    “没问题,我们可以用水冷加风冷的办法解决温度过高的问题。你说过,电网可以用到百万千伏送电。我们不敢用那么高的,可是我们商量了,我们可以用一万伏电压送电,高压塔上的绝缘瓷瓶我们可以多串联一些就行。”李迪说。

    张知木说:“我支持你们的建议。我的建议是,你们建高压压线塔的时候最好建的高一点儿,我们不会永远用一万伏送电,其实我告诉你们,以后我会给你们弄出来变压器油,就是的那种可以把变压器都放进去的那种油。这样的话制冷就不是问题了。只要在解决了绝缘的问题,你们送一万伏和十万伏难度是一样的,不过是各种开关等等都要能接受高压才行。以后你们要搞一个实验室,既可以用来做实验又可以检测我们的器件儿。”

    李迪说:“我们想这样,在窑岗这边,先停掉一台小发电机,装上一台大发电机,不耽误一个这边先用电。冶场那边建大电厂时间要长一些。”

    张知木说:“好啊,你们考虑的周全。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你们转告搞蒸汽机的。我们从蒸汽机气缸里释放出来的蒸汽温度和压力都很高,可以用这蒸汽做下一级气缸的压力源继续做工,甚至可连成三级,这样的话,同样的一台蒸汽机效率就高多了。”

    李迪说:“太好了,张总你的想法太好了。我们也觉得蒸汽机效率太低了,一直没想出好办法。”

    张知木说:“还有一个小事,你们给学院安装的电灯有个问题。我看了你们就是用一个电线吊着一个灯在照明。我的建议是,你们要给每一个灯只做一个反光的灯罩。这样既漂亮又可以将光线反射下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李迪说:“好,我回去就安排人整这个。”

    “扬昌你们的电话弄得怎么样了?”张知木问。

    “交换机图纸我们弄完了,正让木匠制作一些框架。电话机的外壳我们也交给李云鹤他们去做了。不过我们需要早一点儿培训交换机值班儿的人。要求口齿清晰,最好能有点文化。”扬昌回答说。

    张知木知道,交换机值班儿的人,不但要要这样,还要绝对的可靠才行,他说:“你别管儿了,交换机值班的人,交给指挥中心,有参谋部负责。”

    扬昌说:“好吧。”

    张知木说:“扬昌你这边要给我选出来几个文化学习很好,动手能力也行的人给我,我要开始要搞电子管儿,让他们能接管过去,也能继续搞下去才行。”

    扬昌说:“我一直等着搞电子管儿,我亲自参加吧。我保证不耽误别的工作。”

    张知木一笑说:“好吧,这电子管儿搞成了,就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我告诉你们,以后我们有了电子管,就可搞无线电报电话了。可是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就太多了。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无线电可以在数学的全部领域里提出来挑战。”

    张知木最担心的是现在扬昌他们的数学基础差的太多了。自己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感觉就是不断的学习数学,自己也知道无线电专业所学习的数学课程,也就比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少一点儿。比其他好多专业学习的都要多。所以找出来搞无线电的人学习能力要强,动手能力要强,最好是文化基础要好一点。扬昌本来就是卢炳义先生的高徒,参加过自己所有的课程学习。现在有些搞电子的基础,他出来搞电子管儿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知木和李迪、扬昌正研究的起劲儿呢,杨玉琳进来打断说:“对不起,打断一下,潼关的宁德到了,陈叔让您过去一下接一下。”

    张知木说:“好了其他的事儿,我们有时间再谈。”

    李迪和扬昌只好收拾东西走人,张知木来到陈玉峰的指挥中心,和陈玉峰一起出来迎到窑岗的岗下。原来是欧阳鹤让李菁带着十个人和宁德的十名亲兵,保着宁德回来了。到了秀容李菁就派人骑马先回来通知家里。陈玉峰马上通知张知木和张炳臣过来接宁德。

    陈玉峰对张知木说:“我已经通知宁德的家人给宁德准备好一个好一点儿的房间,让张炳臣先到宁德家里等着,准备救治。”

    张知木他们来到岗下,不一会儿就见远处一队人马,护着一辆胶皮轱辘马车跑了过来。到了近前,李菁先打马跑过来,没下马就说:“陈叔、张总,宁大人路上一直昏睡。快让张炳臣看看吧。”

    陈玉峰说:“马车别停,直接到宁大人家里。张炳臣在那等着呢。”

    窑岗人给宁德家人安排的也是一座小楼,马车到来的时候,宁德家人哭成了一片,都拥到了马车前。陈玉峰喊了一声:“都让开,把担架拿过来。”这时宁德的家人才让开,张炳臣等人慢慢的把宁德抬下车,放到担架上。这时宁德醒了,看到张知木和陈玉峰,眼泪马上就要流下来,刚要说话,又昏过去。

    张炳臣把人抬到二楼的一个房间,平放到床上,又拿过来一个鼓鼓囊囊的用橡胶涂在帆布上做的口袋,用一个细细胶皮管放到宁德鼻孔上,用胶布粘上。这是用氧气袋给宁德输氧。

    宁德的家人看着窑岗人忙着也不知道是干啥,可是也只能看着,啥也不能说。也许是输氧起作用了,一会儿宁德猴头动了动。这时张炳臣把所有人都赶出去,只留下自己的弟子们,开始脱掉宁德的衣服,重新给宁德检查伤口,清洗换上药。

    张知木和陈玉峰一直在宁德的家人陪同下,在客厅里等着。好不容易张炳臣出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