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城北棚户区-《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现场勘查时,小杨确实在距离种植坑 15 米的树林里发现了一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经陈万年妻子王秀兰辨认,正是陈万年失踪时骑的那辆;而赵刚提到的 “铁锹划痕”,与现场提取的铁锹刃口痕迹完全匹配,铁锹上的土壤也与种植坑的土壤成分一致 —— 这些细节进一步夯实了证据链。

    随后,赵刚详细描述了埋尸后的处理过程:“埋完尸体后,我发现电动三轮车的车斗底部被灌木丛刮破了一块塑料板,就是这个位置。” 他指着车斗底部的破损处,与现场勘查提取的黑色塑料碎片完全吻合,“我怕塑料碎片留在现场会被发现,就把它捡起来放在车上,后来带回孙强家藏在杂物间。还有我穿的深灰色外套,勒陈万年的时候沾到了他的血,我回家后用洗衣粉洗过,但没洗干净,你们后来在衣柜里找到的就是这件。”

    这番话与技术科的检测结果完全对应:赵刚外套上的深褐色污渍经检测为陈万年的血迹,即使经过清洗,仍有微量残留;电动三轮车车斗底部的破损处与提取的黑色塑料碎片拼接后严丝合缝,断裂痕迹完全一致。

    指认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赵刚从约见、杀人、挖坑、埋尸到后续清理痕迹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现场勘查、法医解剖、技术检测的结果精准对应,没有任何矛盾或遗漏。期间,他多次因恐惧和悔恨情绪崩溃,蹲在地上痛哭,嘴里反复念叨着 “我错了”“对不起陈万年”。

    上午 11 点,指认结束。赵刚被押解上警车时,头依旧埋得很低,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狡辩与侥幸,只剩下对罪行的悔恨和对法律制裁的恐惧。小周站在种植坑旁,看着被重新填埋的土坑,对身边的队员说:“所有细节都能对应上,证据链已经完整闭环,这个案子可以彻底定案了。”

    小杨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从最初发现尸体时的线索寥寥,到现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证据支撑,这背后是所有人的努力。陈万年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当天下午,警方将现场指认记录与此前的审讯记录、勘查报告、解剖报告、技术检测报告等材料整理汇总,形成了完整的案件卷宗。赵刚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而在陈万年家中,王秀兰接到小周的电话,得知赵刚已对杀人埋尸过程供认不讳,且所有证据均已固定时,忍不住失声痛哭。她对着电话哽咽道:“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还了老陈一个公道,他终于可以安息了。”

    夕阳西下,东山公园的草坪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警戒带留下的痕迹还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发生的悲剧。小周站在公园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心中清晰地知道:虽然案件已经侦破,但维护正义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让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公道,让每一个凶手都难逃法律的制裁。

    东山公园案件结束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刑侦支队这边再次接到了报案,城北棚户区拆迁现场那边发现了一具尸体。

    周二上午 9 点,城北棚户区拆迁现场机器轰鸣,铲车的柴油味混杂着尘土弥漫在空气中。秦德贵驾驶着黄色铲车,正按照施工指令拆除一栋破旧的二层小楼,铲斗刚撞上西侧墙体,伴随着砖块坍塌的 “轰隆” 声,他突然瞥见瓦砾堆中露出一截深色衣物,下方似乎有个人形轮廓。

    “不对劲!” 秦德贵猛地踩下刹车,心脏狂跳起来。他熄了火,从铲车上跳下来,小心翼翼地绕到瓦砾堆旁,拨开几块松动的砖头 —— 一具蜷缩的尸体赫然出现在眼前,面部被乱发遮挡,身上覆盖着碎砖和灰尘,刺鼻的异味让他瞬间胃里翻涌,转身就往施工指挥部跑,一边跑一边喊:“死人了!拆迁房里挖出死人了!快报警!”

    施工现场瞬间炸开了锅,工人们纷纷围过来张望,议论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现场一片混乱。施工负责人赶紧组织人员拉起简易警戒线,禁止任何人靠近瓦砾堆,同时拨通了 110 报警电话。

    40 分钟后,李明的警车冲破尘土,停在拆迁现场入口。“立即封锁现场!” 李明推开车门,黑色皮鞋踩在布满碎石的地面上,语气严肃地对身后的队员下达指令,“用警戒带将发现尸体的小楼及周边 20 米范围彻底围住,疏散无关人员和施工设备,严禁任何车辆、人员进入核心区域;小杨、小孙,你们带勘查工具进去,进行初步勘查,重点查看尸体位置、周边环境、有无明显痕迹或遗留物,注意拆迁现场破坏严重,务必仔细甄别有效线索;小王,跟我去询问报案人秦德贵和施工负责人,了解发现尸体的聚体过程、施工进度及近期现场人员活动情况。”

    小杨和小孙背着勘查包,戴着手套、鞋套和口罩,穿过警戒线,一步步走向那栋半塌的小楼。现场一片狼藉,墙体坍塌后的碎砖、断裂的木材、散落的生活垃圾遍布地面,原本的房间结构已被破坏,只留下残缺的承重墙。尸体被压在西侧墙体的瓦砾堆中,上半身埋在碎砖下,仅露出下半身的深色长裤和一双破旧的胶鞋,从轮廓判断应为男性,身高约 165-170 厘米,年龄暂时无法判断。

    “先清理尸体周边的浮砖,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破坏可能存在的痕迹。” 小杨打开强光勘查灯,光束穿透弥漫的尘土,照亮瓦砾堆,“拆迁造成的二次破坏太严重了,碎砖杂乱无章,很难分辨哪些是原始填埋痕迹,哪些是施工坍塌造成的。”

    小孙拿出小铲子和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开尸体上方的碎砖。